台灣房價終將下跌 #台灣房價 #買房收租 #台灣房地產 #買房VS買股 #房市VS股市 #存股VS買房

196,871
0
Published 2023-04-08
【買房VS買股】有錢該買房還是買股?買房自住VS租房買股
📍惠明盲校需要各位的幫助-捐款支持
hueiming.eoffering.org.tw/contents/project
▶️【必看】指數化投資如何做到長期持有?   • 指數化投資:從零到一百  

▶️【必看】「資產配置」投資系列:   • 「資產配置」系列  

💎以下是這部影片推薦的相關內容💎
▶️買房致富的根本原因-槓桿生命週期投資法:   • 善用負債貸款投資、趁年輕開槓桿投資股市,增加報酬又降低風險|生命週期投資法  
▶️分散非系統性風險:   • 分散風險vs集中投資?台積電、0050、0052三選一|自組ETF|市值型...  
▶️【不動產投資信託REITs】ETF買下全球房地產:   • 【不動產投資信託REITs】年賺15%,ETF買下全美國房地產|穩定配息?...  

在台灣要把錢投入股市還是房市,是一個永遠都吵不完話題,不過我清流君就要來挑戰這個極度爭議的話題,並且打破投資房地產的各種迷思,保證會給各位一個最正確最客觀最理性的答案,絕對不講什麼模稜兩可、兩個都可以之類的幹話,讓大家只花一秒的時間,就能判斷出自己該把錢投入房市還是股市。

我相信你一定聽過以下這些屁話:
「買房是用五倍槓桿、長期一定贏」
「租房子就是在幫房東繳房貸」
「如果付的租金超過要繳的房貸時就要趕快買房了」

在台灣普遍都會認為買房是一個很聰明的決定。因為有許多案例都告訴你,在台灣不少人靠買房致富。台灣人真的很愛房地產,根據前年財政部的調查:全台共804萬人有房子,1.95萬人擁有10間以上房產。台灣房價所得比為24.2倍,名列世界第九,這數字表示國人平均要不吃不喝24.2年才有機會購入一棟房子。

當你存到一筆錢,像是存到 3、400萬的時候,身邊的親朋好友都會跟你說買房就對了,連我們的虛榮心也是這樣告訴自己的。尤其加上過去幾年全台房價的瘋狂飆升,讓你隱約會覺得如果現在不買,以後是不是更買不起?「有土斯有財」是華人自古以來就存在的買房價值觀,是成家立業的一種象徵,很多長輩都認為土地、房子是種只升不貶的資產,所以通常會趕快叫你房子愈早買愈好,從小我們就不斷被灌輸這樣的觀念,所以感性上總是會一股很想給他買下去的衝動。

但是就台灣當下的環境來說,
買房真的是個正確的財務決策嗎?有什麼優缺點?
租房買股和買房自住誰的資產累積會更快?
房子什麼時候再買會更好呢?

這部影片一次通通告訴大家!

💧台股的配置比例要多高?台股/美股/國際股市:最佳配置比例:   • 台股的配置比例要多高?台股/美股/國際股市:最佳配置比例  
💧【100萬親身實測】高點All In單筆投入一檔ETF:   • 【100萬親身實測】單筆投入一檔ETF,美股即將大跌?VWRA(附對帳單)  
🔥【蒙地卡羅模擬】財務/退休規劃:   • 【蒙地卡羅模擬】財務與退休規劃,找出退休成功率與安全提領率|含金量最高的實...  
🔥【因子投資組合II】降低黑天鵝尾部風險:   • 【因子投資】降低黑天鵝尾部風險,抗熊市穩健投資組合  

💧【股市大跌再進場】逢低買入vs創新高單筆投入:   • 【股市大跌再進場】逢低買入vs創新高單筆投入|實證研究|滿手現金  
💧定期定額注定賠錢,股市高點一次性投入進場:   • 定期定額注定賠錢,股市高點一次性投入進場|實證研究|定期定額vs單筆投入  

📍高股息存股:   • 高股息存股  
📍價值與規模因子Small Cap Value Tilt:   • 【價值股ETF】市值型ETF的最佳搭配,進階資產配置,價值因子沒死|因子投資  
📍價值因子「預防熊市」:   • 【預防熊市】價值股與經濟衰退|四大經濟週期因子表現|何謂完美的分散風險?  
📍市值型ETF詳細介紹:   • 【ETF投資】是什麼?怎麼買?定期定額?|資產配置、被動收入最佳工具  
📍五大市值型ETF:   • 【5大ETF】打造被動收入,年賺23%的ETF|科技股泡沫?分散投資?VT...  

🔥===== About【加入】會員福利 =====🔥
💧每個月75元台幣支持我繼續創作👉🏻reurl.cc/0OKkQl
=================================================
💧頻道粉專:reurl.cc/AqWD6K
💧IG:www.instagram.com/mrwaterdrop
💧贊助一杯咖啡幫我提提神(歐付寶)👉🏻p.opay.tw/7iVkm

🔥國內券商複委託費用:
目前市場上可徵得最低折扣為:
美股0.15%低消0
英股0.15%低消0
這邊不幫忙打廣告,有需要的朋友可自行徵取,若真的都徵不到可再私訊粉專:
reurl.cc/AqWD6K

📚影片參考的研究與論文:

Credit Suisse Global Investment Returns Yearbook 2023 Summary Edition
www.credit-suisse.com/about-us-news/en/articles/ne…

Housing: The Best Investment in History (On Paper)
www.pwlcapital.com/wp-content/uploads/2018/06/Whit…

The Case for Renting
www.pwlcapital.com/wp-content/uploads/2018/06/2017…

Presidential Address: Discount Rates
www.nber.org/system/files/working_papers/w16972/w1…


0:00 是否買房?
1:40 台灣房地產報酬
3:43 買房的各種成本
5:44 房市VS股市:資金的機會成本
7:02 台灣房價將下跌?
8:43 租房還是買房?租金VS房貸
9:53 實測結果:買房VS買股
13:03 買房出租五倍槓桿一定贏?
14:01 結論



#買房VS買股
#租房VS買房
#台灣房地產

All Comments (21)
  • @kofar1026
    其實是人性的問題。 一問:如果買得起有人不想買嗎? 再問:銀行眼中最好的資產是什麼?
  • @user-fx5le7yr8x
    無法預測房市什麼時候跌,但泡泡越來越大是真的
  • @p200irxui
    以後大概會出現3代房貸,可以讓你貸200年
  • @user-ve4pw6pn3d
    是個吸引流量的方法,但心知肚明不可能跌😊
  • @rockstore0201
    房子對政府而言 是經濟的一部分 所以往往人民的訴求 政府不會去做
  • 目前的房價還撐著,主要是靠7年級的中產階級的住房需求在支撐。等到10、20年後,8, 9年級生人數更少,且多數已經有躺平的打算,那時買房的剛需就少很多,房價也差不多該跌了。 所以如果只是自住,你可以晚點買,但如果是要買來交易,最好趁現在還有人接盤時玩。
  • @zzxxcc360
    A: 房價必跌,你們這些不懂經濟的 B: 必漲拉,你們這些不懂政客的😂
  • @043joyce9
    水電泥作工人。物價、材料、建材,都下跌,房價才有可能跌;可惜事實是請不到師傅,前陣子開到5000一天都請不到
  • @pro60721
    我三年前因為買房子順便考了地政士,當時有買陳翰基老師的函授。整個課程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觀念就是他提到台灣房價推升的幫兇不是建商,而是地方政府利用區段徵收大量開發重劃區,對地方政府財政的助益大到成為各縣市經營的目標。所以ptt 房版有些人回政府帶頭炒房你怎麼打得贏,我看到這樣回答就知道他們是真的懂房地產。沒有去深入了解的人,就在旁邊跟著媒體一起罵建商罵投資客,然後祈禱政黨輪替一切會改變。
  • @user-kv3jp2iv9o
    謝謝你的發言讓跟我競爭買房的朋友少了很多,從19年前開始一直買房,目前手頭5間平均價格破2000萬! 我本業很賺錢,副業也很賺錢
  • @user-tu4sc3ve6z
    一年前的,現在看秒打臉,這一年漲了史上最大一波
  • 大戶(投資客、建商、有錢仔)不玩了…. 韭菜們這幾年也差不多收割完畢….. 未來人口急劇下滑… 新世代們根本不想買房…. 房價白菜價指日可待!我家附近的房子停工好久了😂
  • @una653
    炒房者既然已經喊出房產就是金融商品,可用來炒作。 那麼建議金管會就應該把房地產列入監督範圍,像監督股價一樣規格去維持房產金融秩序。 禁止銀行、房仲、投資客聯合壟斷炒作。 比如禁止,叫買房者去電和給已經房仲合作的銀行業務員,詢問某房將給的貸款金額和成數。之後用尋問價反推買價底價來推拉行情。炒高房價。 比如禁止用關係户,人頭戶炒作。 禁止囤房當作籌碼,用來壟斷買賣價,擾亂房產金融商品秩序。
  • @user-oi4nj7sk3p
    真實的房價永遠大力打臉這些自以為能預測市場的假專家
  • 這些話我12年前不相信,現在賺了一台車,一間房😂
  • @f76022
    我覺得你說的很棒,認同。
  • 以前我們都被笑盤子,現在有了免洗筷,突然覺得當盤子真幸福,我們還可以洗,而免洗筷利用完價值就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