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10年寄養12小孩 70歲小巴站長偕太太當24/7全天候臨時父母 由幾個月到十多歲 難忘告別同住11年「寄養女」:寧快放手被領養,讓他們有完整的家|#700萬種生活 #4K

369,978
0
Published 2023-12-10
#MM #700萬種生活 // 10年寄養12小孩 70歲小巴站長偕太太當24/7全天候臨時父母 由幾個月到十多歲 難忘告別同住11年「寄養女」:寧快放手被領養,讓他們有完整的家

據統計,全港有950多個寄養家庭,盧生和盧太亦是其中一員,專為原生家庭有問題、缺乏照顧的兒童提供寄養服務。十年中他們照料過12名孩子,由幾個月到十多歲都有,成為了他們24/7全天候的臨時父母。

十年前夫婦二人兩個子女升中學,毋須再貼身照顧,喜歡小朋友的二人,當時透過朋友介紹當上寄養家長,第一個孩子就由歲半,棉乾絮濕地照顧到12歲。而現在他們照顧的是一名4歲的妹妹,和另一位十多歲但不方便參與拍攝的女孩子。

今年已70多歲的盧生,曾在政府醫院當廚房總管20年,退休後找了份小巴站站長和司機的兼職工作,因為喜歡開車,時間又比較彈性,能方便他接送孩子。休假的日子,他總是6時爬起來煮早餐給小朋友吃。

而盧太多年來也是家庭主婦,每早5時多起床,清潔昨夜孩子嘔髒了的床單後,再幫她刷牙、餵食、換校服、餵藥、陪玩、哄小孩,再送他們出門。大小二人上學後,就要把握時間買餸,回家拖地、換床單、洗衣,孩子咳嗽不好就煲椰子天山雪蓮讓她補補,準備晚上飯菜後,再出門接放學,回家後打點他們大小二事,督促做功課。每天都是一場沒完沒了的戰役,盧太當年這樣捱大兩個仔女,如今同樣照顧別家的孩子,別人眼裡的自討苦吃,她卻是樂此不疲。

「那時我選擇一個一歲以下的小孩,孩子來到要做物理治療,一個星期去兩次屯門醫院,兩歲多才會走路,三歲才上學,看她會走路的時候很開心,我覺得照顧第一個孩子很有成功感。」房子裡仍充滿那孩子的痕跡,牆上畫給Uncle Sing和貴姨姨的畫,曾穿過的衣物、玩過的玩具,還有一大疊他們一起遊山玩水時拍下的照片。二人甜滋滋回憶起第一個寄養孩子,他們總說,不用生就像多了個女兒,多幸福。「因為想見證小朋友成長,一般我們會選擇由嬰兒或年紀小一點的開始照顧,有些超過八歲的孩子過來,有心事不跟妳說,不開心情緒藏起來不講,但一手一腳照顧到大的小朋友,我們彼此也了解對方。」

二人試過同時照顧3個小朋友,之前住的地方因為被鄰居投訴小朋友太嘈吵,一家近年索性搬到村屋,讓小朋友有更多活動空間。除了飯廳中佈滿公仔的碌架床,他們在主人房置了三鋪床,也有張嬰兒床,方便間中暫託小朋友幾天或一星期。

由手抱嬰兒,到見證她學走路、讀幼稚園、升小學,由牙牙學語到每天放學回家講學校生活的事。當寄養父母照顧孩子對二人而言,亦由當初的一試無妨,變成不可劃缺的日常生活。「我最記得從中心接第一個小孩回來,我一抱起她她就哭了,買個麵包給她吃,拿著邊吃邊走回來就不哭了。」教孩子踩單車,再一家幾口踩到元朗吃早餐;教她游水再一起到海邊玩沙;為她選幼稚園和小學,看她哭嚷說不上學,到每天興高采烈地出門,「有時慢慢不記得是寄養的,變成自己的了。」要照顧沒有血緣關係的孩子,面對親戚質疑和勸說,他們一概沒太理會,盧太道:「我覺得小朋友都很無辜,尤其年紀小的那些甚麼都不懂,你帶他來這個世界,然後你又不理他,他根本沒有選擇,是大人去選擇他。」

而小朋友在寄養家庭生活的時間,則視乎原生家庭的狀況,再由社工和社署評估他們去向。一般寄養家長最多只會照顧他們到18歲。盧生盧太第一個照顧的小朋友,就在11歲時有對美國夫婦申請領養。

「當時她的領養媽媽專程由美國飛來香港,希望花點時間跟她培養感情,再一起回美國。臨走前幾天她問『我可不可以不去』、『我很害怕』,接著就在哭泣。我都很難受,但告訴她在香港18歲都要離開我們家,現在難得有個完整的家,有一整個比我房間更大的公主房,這樣生活較好。她在這裡只能叫我們阿姨叔叔,不可以叫爸爸媽媽,但去到那邊有個選擇。」

照顧是日常,離別亦是常態。第一個小朋友自出生以來跟他們一起生活,要離開住了十年的臨時避風港,還是難以承受離愁別緒。「她飛美國前一晚跟姑娘說:我要找我阿姨。但如果我們再這樣保持接觸,大家更難離難捨,對她也不好,所以當時唯一辦法就是忍著不聽電話,她離開後那半個月都要忍著不聯絡。」孩子對一個完整家庭的記憶和情感就是源自貴姨和Uncle Sing,年紀小難以消化告別的情緒和巨變,每次二人想起這段往事都不禁落淚,「她覺得是我不要她,她有說過你都不疼我了,你都不要我,那一刻不知道該怎樣解釋。那時候我們哭了兩星期,其實至今我們仍很想念她。」

除了社署會提供寄養小朋友的生活津貼,社工每個月都會家訪,了解小朋友生活、健康、情緒行為等情況,有時會幫忙跟原生家庭父母溝通和協調。家福會寄養服務社工潘姑娘解釋:「香港有很多小朋友因為不同原因無法跟親生父母一起生活,例如是父母有意外、因病入院、去世、入獄等原因。然而對0至6歲的孩子來說,這段時間是建立健康依附關係的黃金時期,寄養家庭可以成為一個重要的中途站,讓小朋友回到原生家庭前,有一個家庭式的環境生活和健康快樂地成長。」

香港現在約有800多個小朋友需要寄養家庭服務,有300多個人仍在輪侯,然而超過六成的寄養家長已是60歲以上,缺乏精力照顧小朋友。加上近年的移民潮,令寄養家庭有大量流失的情況。
小朋友來自不同家庭背景,年紀性格習慣都不同,共處時不免發生小爭執,需要極大的愛心和耐性。十年來盧生盧太也遇過無法支援其情緒的小朋友,最後結束寄養生活。然而孩子離開後反而保持友好關係,更會相約吃飯,回來探望他們。

「其實我期待著妹妹有個正式的家,我們始終不是避風塘,你趁早放手被人領養,有個正式的家,她就不會知道以前那麼多事情,到升小學後所有記憶都會記得,她就會很難過。」然而倆人卻沒想過當領養人,怕這個年紀待小孩大了,反要他們照顧,變成了負擔。

盧生以前工作繁忙,經常早出晚歸,很少時間陪子女成長,女兒亦在幾年前搬到日本工作和讀書。錯失陪伴子女成長的日子,好像也成了某種遺憾,令他想重新投入一次這角色。「除了生育的那一刻,所有歷程都跟親生兒女一樣,見證小朋友有進步就覺得自己有成功,你不開心,她會過來抱著你、疼你,都很令我們感動。雖然離開時會不捨,但很值得。」

有興趣認識寄養服務,或者了解寄養家庭的工作,大家可以透過以下連結參與家福會寄養服務網上簡介會了解更多,屆時會由寄養服務社工介紹寄養服務的類型、申請條件與程序,以及寄養兒童的概況。

【寄養服務網上簡介會】
日期:2023年12月23日(星期六)
時間:上午10時至11:30
報名連結:forms.office.com/r/109TSfRZW1
查詢:2497 9079


___
立即成為 MM Member 啦,每月只需 HKD 40 咋!傳送門:
youtube.com/channel/UCa1d9ZXVMU0BZQRXZHt8Cpw/join

*建議使用電腦或手機瀏覽器登記,因為目前無法經 YouTube APP 登記成為付費會員
____
MM Website: www.mill-milk.com/
MM Instagram: instagram.com/mm.millmilk
MM Facebook: www.facebook.com/mm.millmilk
____
CHUCKY|@chuckyching
www.instagram.com/chuckyching/

PHOEBE|@phoebe.unprofessional.journey
www.instagram.com/phoebe.unprofessional.journey

ELAINE|@elaine_wow
www.instagram.com/elaine_wow/

京|@phaedruslam
www.instagram.com/phaedruslam/

KAREN|@karen__yukiu
www.instagram.com/karen__yukiu/

SAM|@midwin_
www.instagram.com/midwin_/

阿朗|@mm_longgg
www.instagram.com/mm_longgg

NATALIE |@nataliewwong
www.instagram.com/nataliewwong/

APPLE | @apple.hiufung
www.instagram.com/apple.hiufung/

All Comments (21)
  • @phoebewong1462
    要棉乾絮濕咁照顧小朋友 真係唔係一句「鐘意小朋友」就做到 背後更多係無眠嘅夜晚 憂心佢哋係咪可以好好成長 未來條路係點樣 多謝咁有愛嘅盧氏一家 願意喺有限環境畀佢哋有錢都買唔到嘅照顧同陪伴🫶🏻🥺
  • @abchloe
    我細個都住咗寄養家庭11年,到我宜家大個可以自己生活。我都希望將來我會做寄養家庭,將我嘅愛俾其他小朋友。
  • @alexlee6607
    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果然係金句🥲
  • @tmningning
    盧太同妹妹玩滑梯然後詐諦話驚,妹妹話"有我喺度喎,我陪住你" 超級窩心亦反映出盧太喺妹妹心目中嘅地位。 多謝盧生盧太的付出 ❤️
  • @jackycheung4482
    我以前屋企都係做寄養家庭 當時個小朋友幾歲黎到 到依家廿幾歲都有聯絡 睇住佢小學畢業中學畢業到依家大學畢業 見住佢成長真係好開心
  • @Isabel-jx2yq
    非常有愛的夫婦,很懂教小孩, 雖說有津貼但所費的心力及時間不是簡單,難得家人也同心!敬佩!寄養的小明友 雖然未必說出口但一定會永記在心中。
  • @DUCKHEYBLOG
    謝謝你們的付出。我是領養的,在初生時期都有到寄養家庭短暫照顧。雖然我唔認識佢地,但你地既照料真係令我地感受到被愛,正因為個種「被拋棄」既感覺真係好難受,你地儲落的成長照片都令我地感受到有人愛錫自己、我都有成長回憶可以重溫、我都有人陪住成長。所以好多謝你地付出無私既愛!♥️🙏🏻
  • @yeemanfung5282
    相由身心 睇得出佢地一家人都好善良 仔仔女女都好有教養好nice 👍🏻
  • @cccc3363
    我自己都住過幾個寄養家庭,有比人虐待過,有比人寵幸過。睇完好感觸⋯記得當年要離開第一個寄養家庭既時候,喊到癲左!果一次係我成世人亦係我唯一一次喊到咁癲!雖然最後我都搵唔返我的養父母!但一直我都有記掛住佢地❤係佢地教識我咩係愛❤將來自己要小朋友既話,我一定會領養一個,延續伊份愛❤
  • @g-wan
    邊睇邊哭,看得我好感動也很開心。感動是香港還有一對好心夫婦,因為愛給小朋友一個温暖暫時的家,若果小朋友在小時沒有 給予溫暖,多麼可惜。同樣看到小朋友在盧家開心快活成長,感覺很開心。雙方住在一起也是一種緣份。但願盧生盧太身體健康,天主保佑。小朋友健康快樂,有時間回來探望盧生盧太。
  • @jacquelinewu8975
    盧太樣子好善良,盧生樣子好慈父。真的好多謝佢哋的付出。
  • @civilhub2047
    多謝一雙夫婦提供咁多小朋友提供一個家,更加多謝MM 報道香港其實仲有值得希望嘅事情
  • @joysau5437
    祝福這對善心夫婦身體健康平安喜樂❤
  • 領養給她一個家不是很難,但是要創造一個美好、知足及快樂給她一個一個的愛,不是一個簡單的事,讚👍🏼👍🏼👍🏼!
  • @GiongJai
    20:48 細佬講得好好!多咗出嚟嘅愛,點解唔分享出去比更多嘅人呢!🥹
  • @goatmoi9683
    不幸的童年要用一生治療,謝謝你們為了他們一生健康用愛去付出
  • @cherrywong5121
    三觀很正的盧生盧太,無論做他們血緣子女還是領養子女都會很幸福,感謝無私給小孩愉快的童年
  • @YY-db4ec
    兩位咁無私, 好偉大. 非常值得敬佩. 小朋友無得選擇黎定唔黎呢個世界, 都係大人決定. 生得出黎又冇人理個小朋友真係好慘. 希望多D人考慮到呢點再決定生唔生小朋友
  • @KwokPlus2
    看小朋友這麼活潑口齒伶俐,就知道這個家給她多麼的愛
  • @Samson519
    我自己細過都係住兒童之家 睇完感覺好大 細個離開家舍嘅時候係真係好唔捨得 多謝盧生盧太 為有需要嘅小朋友出一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