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治療師法,修法後帶來哪些改變 ?|你所不知道的物理治療|公視 #獨立特派員 第809集 20230712

Published 2023-07-12
現代人生活幾乎離不開手機,長時間低頭或是久坐姿勢不良,容易造成頸椎和腰椎傷害。根據健保署統計,國人肩頸痠痛盛行率高達55%,一半以上的人,一生中都會遇有肩頸痠痛的困擾。

而一般求診,大部分都是接受像熱敷、電療或是牽引等儀器治療。不過國外文獻顯示,這些儀器治療只能舒緩、暫時止痛,事實上還得搭配物理治療師的徒手治療以及運動治療才能真正發揮效果。

不過徒手治療所需花費的時間比較長,在健保以量取勝的制度下,一般復健都是以儀器治療為主,使得物理治療師空有專業和技術卻難以發揮。其實物理治療不只復健,對健康促進、運動防護以及延緩失能都扮演很重要的功能和角色。

★本單元物理治療師陳品瑞係誤植,更正為物理治療師黃品瑞。

▻ 圖文報導:news.pts.org.tw/article/646422

#物理治療師 #物理治療師法 #高齡化 #痠痛 #運動傷害 #醫學#肌肉

週三晚上十點 ➥ 《獨立特派員》帶您深度解析新聞議題
linktr.ee/ptsinnews

All Comments (21)
  • @johnson0329
    物治真的會很個人化的去看你的問題點,很推
  • @polo3770478
    物理治療真的有效,之前因為長期脖子痛去看過復健科 只有第一次看到醫生,評估只有5分鐘,然後就是開始電療、熱敷、拉脖子 第一次掛號費150元,後續的有沒有要錢忘了 但就算有也可能100元左右而已,每次治療的流程40分鐘共6次,但完全沒效 之後想說去試試看看物理治療,第一次評估+徒手治療要價1600,因為有碰到脊椎相關的會比較貴 流程就是熱敷(40分鐘)、徒手治療(20~30分鐘)、冰敷(20分鐘) 依照嚴重程度1~2個禮拜回診一次,但每次1000起跳,前前後後花了快8000 但脖子痛的問題基本解決
  • @bug3034
    希望工廠、辦公室能配合物理治療師合作改善職場環境 看著很多年輕人烏龜脖;老齡工人站不直真的很心痛
  • @8razil
    台灣真的晚了很多年 物理治療運動治療不止能治 還能預防 讓人養成正確的姿勢 來維持健康
  • @Ray-xw9ey
    修法後給民眾更多選擇適當醫療人員的空間,也有更多讓物理治療能深入社區的機會
  • @patapata007nomoney
    物理治療比路邊推拿整骨的專業多了 ❤ 值得社會更多的重視
  • @user-bw6fy1cm3e
    非常清楚的介紹影片! 深入淺出的說明出許多人的就醫經驗以及現今民眾們對於痠痛、疼痛、運動傷害…等的大量需求,卻找不到一個直接且合適選項的真實狀況,感謝小編、攝影、剪輯、採訪的記者和整個團隊的人! 😃
  • @user-ef2ht9sq9v
    物理治療超重要。身體結構正常可避免很多疾病。如果徒手治療的費用能申請保險就好了。
  • @user-hs3tv7lx6r
    物理治療師的專業因法律限制比瞎眼按摩師還不受重視
  • @zen50015
    個人認為國人肩頸痠痛盛行率高達50%的意思是,台灣人每個人至少有一半的肩頸在酸痛(
  • @indietplife
    專業的物理治療師能力差很多。三年搞不定的腳麻手麻,試過打PRP、中醫針灸、整骨、器材治療都搞不定,也換過兩個物理治療師,一直到今年才找到一個有幫助的老師。雖然還沒完全好,但大概減輕症狀五成。
  • @Dididada997
    在美國的物理治療師是學士後醫學系,讀2-3年,然後再經過一個國考才能開業,治療費用可以保險報消。台灣的物理治療師收入竟然還比不上一般按摩師。
  • @wendyhsiaoPT
    我人在國外我們一天最多才看10到20位病患!徒手自療15年了 也有臺灣人特地從臺灣飛來給我看診!臺灣修法 臺灣人有福了 😊😮
  • @lovephysics25
    物理治療非常專業,也真的可以造福許多患者,你們的付出會讓社會更好。 不過我也要提醒,疾病的產生不會只是肌肉骨骼神經系統的問題,醫學之所以廣大正是因為疾病的成因非常多,所以當做物理治療沒有改善問題的話,還是應該進一步尋求醫療專業評估,涵蓋其他的器官系統。 舉個例子,一個人肩膀痛,最常見可能是肌筋膜痛症,另外也要考慮旋轉肌損傷、神經根壓迫等問題。然而,最危險的莫過於冠狀動脈造成的轉移痛,如果沒有發現,患者很可能會心肌梗塞,這種狀況就應該是心導管或繞道手術處理疼痛,而不是徒手。
  • @STW
    其實很多人也忽略掉 健身房教練其實也是一樣 例如有的人可能想要藉由訓練來達成某些部分肌力不足的問題 甚至許多患者都是物理治療師要求的 但是你就是一定要先經過醫生那關才能做後續的動作 不然你直接去健身房找教練運動就是犯法的 這作法不僅浪費醫療資源 也是對預防醫學端工作者不信任 然後12:37 這個人使用安全深蹲槓(SSB)是應該是要反過來的,把手應該朝下不該朝前,負重位置應該在肩膀後面不是在脖子後面 然後人必須要面對深蹲架不能背對深蹲架(即使為了拍照也不太建議這樣做)詳情可以去查安全深蹲槓的正確操作
  • @user-cp2kj9nu7x
    那就請復健醫師自己來操作各種復健治療就好。物理治療師走自己的路,做保健的領域,健康促進即可,開物理保健所不要涉及治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