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川普只差三歲 卻只有拜登被嫌老?全球一半以上人口被「老人統治」?為何老人元首遍佈全球成為趨勢?【TODAY 看世界】

117,645
0
Published 2024-03-01
今年很多國家都要選舉了,有媒體就做了個統計,發現全球人口排名前10的國家中,有8個都是70、80歲的阿公阿媽在管,最近還有個政治術語突然爆紅,叫做「#老人統治,Gerontocracy」,這個字以前可能只有考GRE才會看到吧!意思就是,政府組成的平均年齡老過多數的成人公民,所以當「老人統治」正在成為全球趨勢時,會造成什麼影響呢?

全新企劃:2024一月的看世界月考上線囉
u.lin.ee/eNm26Vq/pro

🌏 鎖定 LINE TODAY 看片分類 ⇨ 原創節目 ⇨ TODAY看世界,天天帶你秒懂世界大小事:u.lin.ee/N8pYfra/fb

訂閱 LINE TODAY 官方帳號,全球脈動不漏接
lin.ee/OKm23kXh

All Comments (21)
  • @lyagym
    身為年輕人看完好想哭 明明都說未來是你們年輕人的 結果都是騙人的😢
  • @VO-S
    . 老人 : 沒有年輕元首 年輕人 : 所以我來參選 老人 : 執政經驗不豐富 年輕人 : 所以我才來參選 老人 : 執政經驗不豐富
  • @h102847
    都是戰後那一代 現在世界的資源 都在大戰後那一代人的手上
  • 老年人幾乎不可能把票投給年輕政治家,而年輕人對政治冷感也沒有資源,這就造成政壇高齡化 當老人用他們那個時代的思維來看待事物掌管國家,那這個國家的進步將會相當緩慢,或者會有數十年的停滯,交通就是最好的例子 說到流行社群,郭台銘就十足的示範了什麼叫兩邊不討好,並不是隨便拍個尷尬片就能打進年輕族群,政策也不能太偏離現實 至於趙少康在那邊氣噗噗的不服氣,我只能說就算不提趙過去出的差錯,國民黨把好牌打爛的才能也是人盡皆知的事 人位居高位久了,心思會狹隘,覺得自己天生就是這塊料,政治是屬於自己的世界,年輕人的到來會令這些老人產生相對剝奪感,所以才要緊抓著權力不放
  • @jasonk.
    馬來西亞也有過老人首相 馬哈迪 Mahathir,92歲了還在2018年被推選首相,2020年94歲才請辭😂 現在98歲了還一直在對政治唧唧歪歪一直發表種族至上主義的發言 我覺得現在年輕人太多政治冷感,很多老人又一直對權力迷戀不放
  • @Lauremtlu
    說到完社群軟體,日本IT大臣78歲入閣時他會玩堆特所以有能力擔任IT大臣
  • @user-mc2nm2eu8x
    我們三位總統候選人都是六十幾歲的老男人,但有人的支持群眾集中在40歲以下,有的則在60歲以上,所以重點不是候選人的年紀,而是誰願意聽進年輕族群的聲音
  • @jimoaooo3368
    老的定義一直都不是年齡,而是思想,川普給人的感覺的確比拜登年輕,他是個商人,而拜登是政治家,這兩個職業給人的感覺本身就一個老一個年輕
  • @inochi-chan
    我租在台糖的某個學院 被政府收走了,因為他們說要蓋社宅, 結果沒蓋夠,拿這些去讓數字好看點, 我的薪水買不起房,原本租的好好的, 現在變社宅,最多只能續約一次, 我姑且還算個年輕人 我目前關心的就是薪水而已 買房現在看來很不現實 結婚那是心裡沒底 可能我有偏差或是演算法如此 但是我只看到一位候選有講的房子的事 卻還要被職場老人說 你們年輕人都無腦投ㄎ 投票結果也出來了還是沒贏 我就想問為啥要個好的政策 還要分顏色 是分贓好分還是怎樣 是在投信仰的還是怎樣 我不懂政治 也不懂要怎麼參與政治 我只知道 明天星期六還要加班
  • @user-wm9bm4ql3h
    前幾年就有人在擔憂 人口高齡化就算了 連政府也高齡化 還喜歡搞有的沒的 但也不能說年輕人不參與政治 因為這些所謂的‘’老人‘’ 留了大量的*爛攤子* 而且還有官商勾結及黑白通吃的問題 後代年輕人想參與根本沒得插手 所以應該年過50就該退政不得參與
  • @b909296
    台灣的政壇不是太老,而是不傾聽基層民眾的困境、貪腐、官商勾結嚴重、和無法有效解決問題
  • @shipshiphoful
    其實這樣的情況也發生在公司裏邊,如果在你是低級職員的時候負責了一件比較困難的事,這件事會跟着你一起升職,公司會為了保險起見,一直安排這個工作給你。美其名係減低錯誤,實質是不給予年輕人機會,有時候犯錯都係一個機會。
  • @choosin
    雖然有點殘酷, 但老一輩的人的確沒有為後代做什麼的義務, 許多他們就算沒有到失智失能學經歷不佳也不願意為社會的長治久安設想, 他們覺得能夠平穩活完餘年開開心心就好。 以上不是對老年人的嚴厲批評, 因為許多年輕人也是如此, 只是相比之下, 大多數年輕人的餘命還很長, 照現在許多問題的發展下去, 危機感是真的很大.... 但是, 改變從自己開始, 或說從自己繼續, 社會長治久安、家園宜居永續, 甚至只是自己未來的安身立命... 本來就不是自然而然天上掉下來的。 有時候參與政治是累積的過程 不需要因為沒辦法換個總統搞個大改革就感到太氣餒 從住家環境安全、公共設施安全、工作場所安全、交通安全 到環境整潔、公共衛生 我相信只要越多人關心生活、充實自己的知識能力 就越能累積能量 最終匯集發出民意 也才能夠自然而然讓改善的力量團結影響政治生態
  • @cctaiken4326
    不是體力問題, 而是思想問題 由70年代有權有勢的中年人作主 選出60年代的人 看著50年代的法例 用80年代的技術管 在2020年後 去管和教育2000年代的人 社會發展由一堆本被認為拖後腿的人領跑 真的是笑話
  • @ufs12345
    年齡的老不是老,思維的封閉才是老
  • @DustShining
    選後看過一篇報導,其中連勝文指出本屆立院中國民黨立委的平均年齡最低,但社會上卻還是覺得國民黨「很老」,認為KMT若再不檢討終將會被淘汰。 所以如同范姐結尾所言,重點不是「年紀」,而是政治人物能否真心關注社會上所有年齡層在乎的議題,抑或是只想維護自己的政治生涯。同樣的,選民的也須警惕,別過於輕信「美女刺客」「新世代執政」等宣傳策略,仍須以其政見與政績為最主要考量。
  • @sean9466
    年輕貪色 中年貪財 老年貪權
  • @jm-qq4to
    日本就是這樣啊.日本年輕人對政治比較冷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