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多曾姓領隊百萬年薪走透世界 回台灣看50間房不敢買 | 台灣新聞 Taiwan 蘋果新聞網

53,823
0
Published 2021-05-01
年約40歲的曾姓領隊年收入破百萬元,全世界走透透,因工作關係長年往返於台灣和紐、澳,這一年多來則因疫情導致失業,在台灣學做司康創業。他向《蘋果新聞網》分享在台看房經歷,一年來看了約50間房,從新北三重、板橋、土城開始看,因為都開天價,轉至桃園中壢、楊梅等地找房,卻發現屋主開價與實價登錄高5成,甚至有桃園屋主買房不到1年就加價170萬元求售,讓他遲遲不敢買房。

曾男因疫情關係失業,返台後先住在台北內湖親戚家,去年台灣房市大好,連親戚都想趁著行情賣房,他只好到處看房,找一個棲身的窩。

tw.appledaily.com/property/20210501/WJGPI7XVZFH7VM…

訂閱《蘋果新聞網YOUTUBE頻道》➔bit.ly/2J25cls 
🍎全面解鎖,APP免費即點即看→tw.adai.ly/h70aWHaF23
📣千呼萬喚《蘋果》付費會員「無廣告版」來了→bit.ly/2Z9Gqny
● 蘋果新聞網:tw.appledaily.com/
● 蘋果FB:www.facebook.com/appledaily.tw
● 加入蘋果LINE:goo.gl/Mi2vqW

相關影片:
福原愛產後養出「台灣舌」 被江宏傑踩雷點崩潰痛哭 (   • 福原愛產後養出「台灣舌」 被江宏傑踩雷點崩潰痛哭 #蘋果之星| 台灣 蘋果新聞網  )
Toro 郭葦昀曝ENERGY合體卡他身上密因 變身CEO寧沒出道過
(   • Toro 郭葦昀曝ENERGY合體卡他身上密因 變身CEO寧沒出道過 #專...  )

#蘋果新聞網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All Comments (21)
  • @mimigo777
    我來說說我家旁邊一塊閒置空地的真實案例好了,八年前初回台東,家裡隔壁一塊千坪空地開價1300萬,乏人問津,隔了一年為售出不降反升售價調整為3000萬,沒多久就被售出了,之後過了一年這塊地又被拿出來轉售,開價5000萬,賣不掉,隔年售價調整為7000萬,沒多久就被外資集團已6000多萬購入打算做一條龍服務的飯店生意,工程機具都已進駐開始施工,後來受政治因素影響,集團暫停了所有工程保留觀望態度,最後集團選擇退出市場拋售,因此這塊地又閒置了好一陣子,本以為要降價了呢,直到前幾個月才發現這塊土地已經開價來到了1.3億,短短十年不到漲十倍。 完全都是仲介跟土地持有者聯合搞出來的,因為多少有跟這些代理仲介攀談,才知道他們的手段,真實案例 很無奈。
  • @yayilo4370
    完全同意這部影片。目前人在東京生活,雖然這邊首都圈房價高,但房屋屋況絕對不可能像台灣的中古屋,有些破的嚇人卻賣價超高,根本是房東想喊多少就可以賣多少,完全無視建築物老舊、未來修繕費用,台灣房價真的一個規範都沒有!
  • @ex79114
    台灣房價真的很病態,2018年朋友在桃園a7那邊買房置產那時候買18萬上下,小弟想說去當朋友鄰居,花兩年存錢好不容易存到一筆錢2020去a7看房,結果一瓶開道22~25不等,一直覺得太貴以至於一直沒下手至今2021,桃園a7一坪已經開到28~30甚至35都出現,我只能說台灣房價實在炒太快了,我不排斥房子增值賺錢,問題是以台灣房價漲幅速度已經是病態了,短短3年房價漲了幾乎40~50%,像我這樣領薪水的普通年輕人根本買不了啊
  • @aikaloveyuri
    現在比的不是老爸,是祖先,如果是都市,勸一般全靠薪水收入的,還是選擇負擔得起的房子吧。
  • @shiou0922
    我這年紀40歲左右 這世代的人算最多的 我的這一代大多生一個至兩個 同學中不婚的應該有4成 再過個20年 恐怕有囤房的人都會甩不掉燙手山芋 鄉下有些地區人口非常少 房子有的不到100萬 這是為何? 因為沒有人 雲林斗六收掉很多店 除了網路購物不需要店面 人潮減少也是原因 十年河東十年河西 影片中的領隊如果沒有成家 也沒有想成家的意思 何須買房? 我自己也買房也沒結婚沒孩子 買了是自己是女人為了自住安全 還有就是怕老了人家不租我 我不會考慮北部買房 會用租的 但會在中南部買中古透天出租給人 等年紀大了 南下定居 房子只要選在生活還算方便 醫院路程10~15分鐘的區域買房就好 千萬不要說我天方夜譚 我的妹妹 跟表弟 還有一些鄰居 都是這樣做了 政府沒膽課囤房稅 房子真正意義是給人居住 不是拿來週轉錢的 偏偏都是有錢人在玩這些把戲 以後沒人租沒人買了 你房價再高 租金調不起來 房子也賣不出去
  • @user-sl9ok4ev3q
    就看政府願不願意強制徵收空屋稅率啊~ 如果強制抽稅,保證房間馬上往下掉!
  • @happy9541
    只有我覺得這位曾先生的找房模式不太正確嗎@@ 建議可以這麼做 1.先知道自己的自備款有多少,然後以貸款8成的方式去回推可負擔的總價,並且可以運用像是台銀的利率試算,看自己是否可以負擔30年每月的房貸,並且善用寬限期 2.去思考目前所需要的空間以及未來想要的生活,不要一開始就要大間,可以由小屋開始,未來有能力在換大屋 3.選定自己能夠承受的通勤距離,像影片中的曾先生只是覺得房價貴,然後越看越遠,但他的需求坪數是怎樣?單身還是有孩子?空間重要?還是通勤時間重要? 我覺得現在的遊戲規則就是這樣,比起抱怨,倒不如想辦法順著遊戲規則成為贏家,比起只是羨慕或者說早知道來得更實際
  • @tsengjason4530
    仲介努力開小號護航,但是仲介通常也都是買不起的魯蛇...笑死
  • @s00489
    建議轉戰到泰國房價是台灣的4分1 發展不比台灣差
  • @IamatpeaceIam
    建商是無本生意,和銀行搞好關係就可以,賣不出去無所謂 而一般人卻得背負20年以上的房貸。鄉下地方也貴的離譜,根本沒人買,還繼續不停蓋房子。整個房市結構真的很奇怪
  • @nab823841
    高房價真會害死人,有些人說你不買房就不甘你的事了 錯了,你高房價會反應物價,說真的有些商家真的不是 因為原物料上漲而漲價,而是店面租金逼得他必須漲價
  • @user-zb1ot5yu9e
    另一半年薪140以上(不含我和女兒的薪水)我們也覺得買房不易,車子也買普通品牌,但採一次付清,就是不想背債
  • @user-fc8it5hl4x
    怪怪的報導 我休假常帶老婆往中壢的岳父母家跑,中壢平鎮的中古電梯大樓15萬/坪,很好買的到。即使是新成屋也是一坪20幾萬就有。
  • @user-nv2jj2ry4n
    所以該慶幸當初年薪百萬時買不下手,不然現在沒工作怎麼繳?
  • @user-zr8xp1cn6t
    肯花5、6百萬買中古大樓3房,桃園區中壢區就不少生活機能好的物件。跑大老遠八德龍潭楊梅看中古屋捨近求遠是否不值?!加油,疫情總會過去!
  • @eeesxs
    連戰表示:我買台北市帝寶給兒子,我怎麼就買的起,呵呵!
  • @chrischang9231
    楊梅458萬都可以買透天了,黑心房仲要抵制他